智造概要


产品概述

1模式背景:

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问题的凸显,中国制造业面临“多重挤压”的堪忧境地。但另一方面对于能够及早转型升级进取开拓的企业来说,未来的智能制造将会迎来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应对这一形势,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中国制造 2025》的实施,国电光宇利凭借多年的智能电力设备研发设计经验,深耕配电装备制造领域,研制开发以“配电设备柔性智能化生产线“为主的成套装备,通过与大专院校、专业公司及大型企业客户等合作,逐步完善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占领行业先机,引领行业发展。


2市场情况

2.1  国内情况:

我国的柔性制造技术发展的相对较晚,实际应用更晚,截止目前,只有柔性制造线在汽车零件的批量加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部分机床厂家开始研究制造柔性制造系统,由多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组成的多拖板、多主轴箱以及带有刀具站的柔性制造系统,可自动完成拖板的任意交换、主轴箱的交换以及通过刀具站自动调用刀具。柔性制造单元在我国最近几年才开始研制,其结构是用一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配多个拖板并自动完成拖板的任意交换。在国内这种基于柔性自动化技术的配电设备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研究还较少,实质性的研究更为缺乏。目前配电设备的生产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截止目前,在国内只有个别的合资配电设备制造企业引进了单一的智能制造单元,没有实现配电装备生产的设计、工艺、生产管理及制造过程柔性化生产,国内主要的配电设备生产企业仍然处于手工机械式、人工检测半自动化制造生产方式。而配电设备制造企业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就必须选用进口设备。可是进口设备价格高、供货周期长、维修困难,尤其是索赔困难:同时采用进口设备,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大批昂贵的进口设备也会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不利影响。


2.2  国外情况:

在瑞士、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配电设备制造企业,对于配电设备制造柔性生产系统、柔性(装配)生产线、柔性加工单元已较为普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将使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供销、财务都用计算机统一管理,实现工厂的全盘计算机管理的自动化。同样,在柔性设备制造和技术方面,很多的厂家(美国威德曼、日本村田、意大利萨瓦尼尼等)拥有先进的基于柔性技术准备的研发能力,以及设备的产业化能力。


2.3  综上:

目前,国内配电设备生产线大多为刚性生产线,仅个别企业采用柔性生产方式,并且还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核心装备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善国内装备技术落后的现状,国电光宇研制开发了以“配电设备柔性智能化生产线“为主的成套装备,开启了装备制造业配电设备行业的智能制造的模式。


3      光宇模式:

国电光宇研发以“配电设备柔性智能化生产线“为主的成套装备,建立内嵌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和生产制造管理信息的模块化单元库,完善与之相适应的 PLM、MES 与 ERP平台,实现结合互联网手段的用户协同设计,产品模型指导全生命周期和端到端的云知识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开启中国配电行业智能制造模式。


平台建立柔性智能数字化车间作为配电设备制造的实际落地形式,通过互联网(Internet)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I)、检测技术、质量控制技术(PLM,PDM)和生产管理技术(MES)等技术的高度融合,实现配电设备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测、运送至发货的完整的数字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过程。通过搭建智能制造车间运用钣金柔性智能加工生产系统 FMS、立体仓储系统 ATS、配电柜及核心组件柔性智能装配生产系统 FMS、成品并柜单元及其配套的智能在线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ERP 及制造执系统 MES,实现配电设备制造企业柔性智能数字化。从而实现车间设备、生产、人员、质量、物料、环境等方面的全流程的智能化、绿色化和信息化管理。


4      总结模式优势:

配电设备制造企业柔性智造所需设备的研制与投用,会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化,装备的本土化,为我国配电设备工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填补国内配电设备制造装备中的空白,打破国外对相关制造技术及制造工艺、销售价格的垄断,提高配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占有率,大幅节能、降本、增效。生产能耗降低45%以上,劳动强度降低80%以上,生产总体成本降低3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1倍以上。同时基于光宇工业大脑的大数据全寿命周期管理,使产品的快速升级迭代与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实现路径。